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易長期存在於各環境介質(空氣、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等)中且難以自然衰減,流行病學研究亦顯示對於人類健康將造成負面影響。聯合國於2009年訂定斯德哥爾摩公約,陸續禁/限用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與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PFOS)等多種PFAS;同時美國、歐盟等多國也開始針對環境介質中的PFAS進行源頭管制及評估管理程序(Brunn et al., 2023; Cotruvo et al., 2023)。然環境部重視國際接軌及環境安全,持續關注此類新興污染物,於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中納管(如PFOA和PFOS等),並於環境中進行辦理調查。國外地下水PFAS改善技術,在考量此類物種具有長鏈疏水性全氟化碳鏈(CnH2n+1)和親水性官能基(-SO₃⁻和-COO⁻),其化學穩定性高且具水溶性的特性後,多以抽出處理法(Pump & Treat)進行,在後端的處理法以(1)顆粒活性碳、(2)離子交換樹脂及(3)薄膜法較為常見(Lu et al., 2020),但多有建置及營運成本高、處理過後的廢棄耗材仍需去化及能源使用高等缺點。因此,為解決廢棄耗材衍生二次污染之疑慮,本團隊構想為運用地下水抽出處理系統將地下水中PFAS抽出離地後,選用綠色材料之可再生活性碳吸附顆粒搭配中空纖維納濾預濃縮技術削減地下水中PFAS,期望能找出經濟且有效的綠色處理工法。
看更多